序号 |
获奖等级 |
项 目 名 称 |
主要完成单位 |
主要完成人员 |
1 |
一等奖 |
碾压混凝土拱坝的新设计理论与实践 |
清华大学、玛纳斯县塔西河石门子水库管理处、龙岩溪柄电站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宜昌天宇科技有限公司 |
刘光廷、谢树南、王恩志、李鹏辉、胡昱、陈凤岐、王炳炬、傅为群、李继跃、金峰、保其长、刘天云、张国新、李仲奎、金鑫 |
2 |
一等奖 |
海河流域洪水资源安全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 |
胡四一、王忠静、程晓陶、户作亮、王银堂、郭书英、向立云、吴永祥、邹鹰、施勇、王建刚、郑航、王艳艳、谢自银、沈福新 |
3 |
一等奖 |
黄河水沙调控与下游河道中水河槽塑造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胡春宏、陈建国、郭庆超、杨含侠、严军、王敏、董占地、刘大滨、陈绪坚、张治昊、孙高虎、齐璞、邓安军、祁伟、陆琴 |
4 |
一等奖 |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研究与实践 |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
李国英、薛松贵、刘晓燕、李景宗、侯全亮、张原锋、张锁成、黄锦辉、杨希刚、张建中、李肖强、刘斌、张学成、刘立斌、李勇 |
5 |
一等奖 |
中国分区域生态用水标准研究 |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陈敏建、王浩、丰华丽、欧阳志云、王芳、邵景力、连煜、李和跃、王立群、徐志侠、李褆来、程绪水、蔡庆华、戴向前、王研 |
6 |
一等奖 |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 |
刘之平、陈明忠、刘咏峰、李锦秀、马静、王雨春、李娜、高本虎、何定恩、秦福兴、张长印、荣生邦、于爱华、邓湘汉、高季章 |
7 |
一等奖 |
淮河防洪体系联合调度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河海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钱敏、钱名开、陈国良、包为民、钟平安、张国义、汪斌、罗泽旺、周志强、徐时进、徐英三、夏成宁、陈红雨、邱沛炯、程绪干 |
8 |
一等奖 |
河流生态修复理论研究与工程示范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水利厅、深圳市水务局 |
董哲仁、孙东亚、彭静、李文奇、许明华、李永祥、丁留谦、何旭升、赵进勇、杜强、鲁一晖、刘来胜、王春来、栾建国、廖伦国 |
9 |
二等奖 |
北京市构筑水源保护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体系研究 |
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
张寿全、毕小刚、杨进怀、段淑怀、范存会、周健、吴敬东、杨坤、陆大明、廖平安 |
10 |
二等奖 |
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关键技术研究 |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河海大学、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
叶建春、刘春生、孙继昌、吴浩云、董增川、胡维平、戴甦、林荷娟、翟淑华、王船海 |
11 |
二等奖 |
温州浅滩工程波浪潮流泥沙及监测试验研究 |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李浩麟、王顺中、陆永军、徐群、王红川、戴济群、袁文明、周益人、陈国平、王俊 |
12 |
二等奖 |
混凝土高坝施工温度控制决策支持系统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宁波市周公宅水库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
朱伯芳、张国新、许平、杨波、贾金生、魏群、吕振江、周剑峰、郑璀莹、刘毅 |
13 |
二等奖 |
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及节水指标与标准研究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 |
高占义、刘钰、倪广恒、段爱旺、丛振涛、孙景生、雷波、王景雷、田富强、肖俊夫 |
14 |
二等奖 |
松散介质地下水库设计理论研究与应用 |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山东省调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海大学、莱州市水务局 |
耿福明、李旺林、刘长余、杜青、贾乃波、李桂国、束龙仓、邓继昌、李倩文、迟海燕 |
15 |
二等奖 |
南水北调工程低扬程水泵选型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河海大学,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扬州大学 |
汪易森、于永海、何成连、祝瑞祥、严登丰、张士杰、谢熙曦、牛万军、杨天生、闵京声 |
16 |
二等奖 |
滨江复杂河网地区水资源保护理论及应用研究 |
河海大学 |
崔广柏、徐向阳、刘俊、逄勇、余钟波、卫臻、徐慧、王卫平、刘凌、姜翠玲 |
17 |
二等奖 |
剧烈环境变化下半湿润半干旱区水资源与水生态特征研究 |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清华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任宪韶、户作亮、曹寅白、何杉、张建中、陈民、刘德文、阎战友、韩瑞光、王忠静 |
18 |
二等奖 |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理论技术及应用 |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
朱党生,段红东,郝芳华,郝伏勤,张建永,史晓新,刘卓颖,程红光,黄锦辉,耿雷华 |
19 |
二等奖 |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暨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奖补机制研究 |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北京中水润泽咨询有限公司 |
张红兵、郑通汉、王冠军、张彬、张程、乔建华、贺骥、柳长顺、陈献、刘卓 |
20 |
二等奖 |
黄河干流水轮机磨蚀与防护技术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
冯国斌、何筱奎、陈德新、殷豪、任岩、王玲花、武现治、张雷、刘晶、陈海潮 |
21 |
二等奖 |
水文资料整编系统─南方片《水文资料整汇编软件》 |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
徐剑秋、梅军亚、张潮、杨献群、赖厚桂、姜贤瑞、舒兆良、李厚永、陈建湘、曾征 |
22 |
二等奖 |
水布垭高水头放空洞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河海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廖仁强、胡颖、向光红、汪鲁明、黄国兵、朱秀雁、王河生、郭艳阳、叶士林、曲建华 |
23 |
二等奖 |
黄河防洪预报调度与管理(耦合)系统 |
黄河水利委员会防汛办公室、河海大学 |
廖义伟、郝振纯、张金良、罗健、翟家瑞、董增川、祝杰、杨涛、张永、程光 |
24 |
二等奖 |
水土保持植物优化组合及生态农业技术区域试验与示范 |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
左长清、方少文、杨洁、谢颂华、喻荣岗、张华明、李小强、胡建民、彭冬水、张靖宇 |
25 |
三等奖 |
Ф615mm大口径金刚石复合体钻头设计研究及其在水利水电工程钻探硬岩层中的应用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缪绪樟、易学文、杨裕恩、魏佩忠、贾正海、仇道健、刘晓波 |
26 |
三等奖 |
重大水利工程下矿产开采对其安全影响的评价方法及防治措施研究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杨村煤矿 |
汪小刚、武雄、包正明、段庆伟、贾志欣、赵金明、徐能雄 |
27 |
三等奖 |
大型肘形进水流道泵站泵送混凝土防裂方法和应用研究 |
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水源有限责任公司、河海大学 |
邓东升、朱岳明、荣迎春、叶华、田晋生、孙洪滨、沈朝晖 |
28 |
三等奖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道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
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 |
李现社、邵剑南、司富安、朱峰、严福章、吴剑疆、杨晴 |
29 |
三等奖 |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安全监测系统鉴定技术研究 |
小浪底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水利部交通部电力工业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张鸿喜、陈怡勇、祁志峰、马福恒、薛喜文、王琳、向衍 |
30 |
三等奖 |
引张线双向位移自动监测系统 |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
徐国龙、何录合、周克明、李家群、方卫华、王文安、吴健琨 |
31 |
三等奖 |
基于水管理对象的数字流域技术方法体系与实例研究 |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
户作亮、吴炳方、郭书英、孙长庚、周为峰、周月敏、孟宪智 |
32 |
三等奖 |
加筋土挡墙技术研究 |
深圳市治理深圳河办公室、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乐茂华、赵维炳、李同春、顾培、王富永、朱寿峰、高长胜 |
33 |
三等奖 |
广东省水库移民动态监管地理信息应用系统 |
广东省水库移民工作办公室、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北京新禹万融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华南水电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广东省财政厅农业处 |
朱兆华、曾建生、黄志旺、吴克强、陈军强、何广延、赵旭升 |
34 |
三等奖 |
北京市降雨产流测报系统 |
北京市水文总站、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赵志新、甘泓、贾仰文、赵学丽、薛燕、蒋云钟、赵红莉 |
35 |
三等奖 |
东北地区中小河流治理新模式研究 |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苑润保、陈晓霞、金正浩、范宝山、王影、苏加林、徐小武 |
36 |
三等奖 |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切滩导流技术研究 |
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南黄河河务局 |
王德智、李国繁、周念斌、耿明全、成刚、刘红卫、吕锐捷 |
37 |
三等奖 |
基于遥感ET技术的水权分配及有效调控研究 |
河北省水利技术试验推广中心 邯郸市水利局 |
李拴群、谢敬芬、郭贤、张彦宏、王志华、连少伟 |
38 |
三等奖 |
天津市洪沥水资源化与生态恢复及对策研究 |
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
郭清平、董立新、周潮洪、杨应健、谢润起、白昊阳、周志华 |
39 |
三等奖 |
《中部四省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规划》相关重大问题研究 |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
李琪、闫冠宇、许建中、党平、李端明、储训、陈坚 |
40 |
三等奖 |
甘肃省节水增效灌溉示范项目后评价及节水灌溉 |
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刘佳莉、李元红、张新民、李莉、唐小娟、卢书超、季霞 |
41 |
三等奖 |
广东省典型供水水库蓝藻毒素分布现状及其对饮用水安全影响研究 |
广东省水文局、暨南大学 |
韩博平、林桂花、钟秀英、杨浩文、林秋奇、胡韧、王朝晖 |
42 |
三等奖 |
移动式潜水电泵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
广东省水利厅农村机电局,博罗县园洲镇机电排灌管理站,合肥三益江海泵业有限公司,中山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古智生、朱兆华、梁金球、邓悌康、吕建新、陈裕伟、杨树雄 |
43 |
三等奖 |
生态经济型树种—欧李在半干旱地区的引种、繁育与栽培技术研究 |
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
张根锁、刘正魁、李金峰、薛丽萍、王小梅、牛四平、许国平 |
44 |
三等奖 |
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核算研究 |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 |
郑通汉、王文生、许学强、张彬、李华、年自力、徐存寿 |
45 |
三等奖 |
中国小水电可持续发展研究 |
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 |
田中兴、程夏蕾、邢援越、陈星、曹丽军、周胜、刘晓田 |
46 |
三等奖 |
安徽省淮北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研究 |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安徽省淮北市水务局 |
陈大勇、李庆海、乔建华、钟玉秀、陈献、杨柠、丁惠英 |
47 |
三等奖 |
湖南省洞庭湖区“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工程环境及社会影响研究 |
湖南省洞庭湖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
周波艺、刘卡波、钟艳红、李学山、袁洪州、朱诗好、易放辉 |
( 2010-08-23 16:50)